“十五五”规划展望系列:“十五五”时期投资机遇前瞻
【在线阅读报告】四海报告中搜索 https://report.mklist.com
【迅雷云盘下载】2025.9月报告原文下载:【迅雷云盘】https://pan.xunlei.com/s/VOZ9wFimKIV-NJr2_0dAww72A1?pwd=i6mp#
【夸克网盘下载】2025.9月报告原文下载:【夸克网盘】 https://pan.quark.cn/s/51ad6dae1ed8
1. 一段话总结
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25日发布的“十五五”规划展望报告指出,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分为四个阶段、十个步骤,关键节点为2025年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《建议》、2026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《纲要》;对比“十二五”(科学发展+战略新兴产业)、“十三五”(供给侧改革+创新)、“十四五”(高质量发展+安全),“十五五”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,需衔接2035年远景目标与二十届三中全会300余项改革任务,政策前瞻聚焦科技创新、扩大内需、反内卷、要素市场化、绿色低碳、民生六大方向;投资机会集中于新质生产力(AI、量子信息等)、反内卷(规范低价竞争)、大消费(服务消费+新消费)、“两重”领域(重大基建+安全能力) ,历史复盘显示“五年规划”《建议》《纲要》发布前后市场会博弈主题行情,长期规划对板块走势有明确指示意义。
2. 思维导图(mindmap脑图)
3. 详细总结
一、报告基础信息
项目 | 内容 |
---|---|
报告名称 | “十五五”时期投资机遇前瞻——“十五五”规划展望系列 |
发布机构 |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(分析师:杨超/S0130522030004、王雪莹/S0130525060003、周美丽/S0130525070002) |
发布时间 | 2025年9月25日 |
核心逻辑 | 复盘历史规划、分析当前环境、前瞻“十五五”政策、挖掘投资机遇 |
二、近三次“五年规划”回顾
1. 编制过程:四阶段十步骤,节点明确
“五年规划”编制均遵循“中期评估→前期调研→形成基本思路→起草《建议》→审议《建议》→起草《纲要》→审议《纲要》”核心流程,“十五五”关键节点如下:
阶段 | 时间 | 事件 |
---|---|---|
审议《建议》 | 2025年10月 |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“十五五”规划《建议》并发布公报 |
批准《纲要》 | 2026年3月 | 十四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“十五五”规划《纲要》并发布全文 |
2. 核心内容:从“量”到“质”,主题迭代
规划周期 | 核心主题 | 新增内容/重点产业 |
---|---|---|
十二五(2011-2015) | 科学发展,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| 首次提战略新兴产业(节能环保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)、城镇化、绿色发展约束性指标(单位GDP CO₂降低) |
十三五(2016-2020) | 五大发展理念,供给侧改革 | 供给侧“三去一降一补”(钢铁/煤炭去产能)、创新单独成篇、数字经济(大数据/云计算) |
十四五(2021-2025) | 高质量发展,安全优先 | 双循环、安全专篇(粮食/能源安全)、双碳目标、新质生产力、数字中国(AI/区块链) |
3. 十四五政策转向:要素市场化与新质生产力
- 要素市场化改革:2020年首次将“数据”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,截至2025年已出台《数据要素×三年行动计划》等政策,试点覆盖北京副中心、粤港澳大湾区等10地,涵盖土地、劳动力、数据等六大要素。
- 新质生产力提出:2023年9月首次提出,2024年纳入经济工作重点,强调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,重点布局智能网联汽车、氢能、商业航天等领域。
三、“五年规划”行情复盘:短期博弈,长期指引
1. 短期行情:《建议》《纲要》发布前后主题轮动
以“十二五”“十三五”“十四五”为例,政策发布前后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呈现显著切换:
- 《建议》通过前:周期/金融风格占优(如十二五前有色金属+煤炭领涨);
- 《建议》通过后:成长/消费风格占优(如十二五后电子+计算机领涨);
- 《纲要》发布后:金融/稳定风格回归(如十二五后银行+公用事业领涨)。
2. 长期行情:规划主题长期跑赢
规划周期 | 占优风格 | 领涨行业(对应规划主题) | 核心驱动因素 |
---|---|---|---|
十二五(2011-2015) | 成长/金融 | 传媒(数字经济)、计算机(战略新兴)、环保(绿色) | 战略新兴产业+城镇化 |
十三五(2016-2020) | 消费/金融 | 食品饮料(内需)、家用电器(消费升级)、电子(数字) | 消费升级+供给侧改革 |
十四五(2021-2025) | 稳定/周期 | 通信(数字经济)、有色金属(新能源)、煤炭(能源安全) | 双碳+安全主题+新质生产力 |
四、“十五五”核心背景: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
1. 十四五目标完成情况:多数达标,部分滞后
截至2024年,十四五20项主要指标中,15项提前完成(如GDP年均增长5.5%、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.3%),5项滞后,滞后项集中于:
- 绿色生态:单位GDP CO₂排放降低(累计完成7.8%,目标18%)、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(87.2%,目标87.5%);
- 民生: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(3.7个,目标4.5个)。
2. 内外部环境:机遇与挑战并存
维度 | 具体表现 |
---|---|
国际环境 | 百年变局加速,科技革命深入,地缘风险加剧,需以高质量发展应对不确定性 |
国内环境 | 人口老龄化(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%)、房地产调整、新旧动能转换(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整体) |
经济矛盾 | 有效需求不足(GDP平减指数连续9季度负增长)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(工业产能利用率74%) |
五、“十五五”政策前瞻:六大核心方向
- 科技创新: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,布局AI、量子信息、生物制造等,畅通“教育-科技-人才”循环,解决“卡脖子”技术问题;
- 扩大内需:提振服务消费(文旅/养老/托育),扩大有效投资(新基建+公共服务短板),完善收入分配制度;
- 反内卷:整治低价无序竞争(覆盖光伏/锂电等新兴行业),推动落后产能退出,引导企业聚焦技术创新;
- 要素市场化:深化数据、土地、劳动力等要素改革,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,提升全要素生产率;
- 绿色低碳:加速双碳进程,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,完善碳交易市场;
- 民生领域:健全养老/托育体系,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,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。
六、“十五五”投资机遇:四大核心板块
1. 新质生产力主题
- 核心领域:AI、量子信息、基因技术、深海科技、商业航天;
- 政策支撑: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“新兴支柱产业培育”;
- 逻辑:外部技术封锁倒逼自主创新,内部新旧动能转换需新引擎。
2. 反内卷主题
- 覆盖行业:传统行业(钢铁/水泥)+新兴行业(光伏/锂电);
- 核心逻辑:政策遏制价格战,推动行业毛利率回升(如规范地方招商引资、产能治理),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;
- 行情表现:2025年反内卷指数相对全A溢价显著,估值提升空间明确。
3. 大消费领域
- 重点方向:服务消费(文旅、养老)、新消费(Z世代驱动个性化/智能化需求);
- 政策催化: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《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措施》;
- 逻辑:消费占GDP比重超60%,内需是经济稳定核心,新消费场景持续涌现。
4. “两重”领域
- 定义:重大战略实施+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,涵盖新基建、能源安全、公共服务等;
- 典型案例: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(带动建筑/建材/机械产业链);
- 逻辑:稳增长与保安全双重需求,项目投资规模大、产业链覆盖广。
七、风险提示
- 国内政策效果不确定风险:扩内需、反内卷等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;
- 地缘因素扰动风险:国际冲突、技术封锁影响科技合作与出口;
- 市场情绪不稳定风险:规划落地前市场预期波动,影响主题行情持续性。
4. 关键问题
问题1:对比“十二五”“十三五”“十四五”,“十五五”规划在定位与政策重点上有何独特性?为何说它是“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”?
答案:“十五五”规划的独特性及“承上启下”定位体现在三方面:
-
定位独特性:前三次规划分别聚焦“转变方式(十二五)”“供给侧改革(十三五)”“高质量发展(十四五)”,而“十五五”是衔接2035年远景目标的中间五年,需巩固十四五“安全+双碳”成果,为十六五冲刺收官筑牢根基,同时需完成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余项重大改革任务(2029年截止),直接决定2035年目标实现进度。
-
政策重点独特性:在继承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等传统主题基础上,首次将“反内卷”作为宏观调控重点(覆盖新兴行业),并强化“新质生产力”的因地制宜发展(如江苏、广东等省份差异化布局),同时针对十四五滞后的绿色生态、民生指标(如普惠托育)提出专项攻坚计划,政策更聚焦“补短板+锻长板”。
-
承上启下的核心原因:
- 承上:需消化十四五未完成目标(如单位GDP CO₂降低),深化要素市场化、双碳等已有改革;
- 启下:需为十六五“冲刺2035”铺垫,如提前布局未来产业(量子信息)、完善民生保障体系,同时应对人口老龄化、有效需求不足等长期矛盾,为后续发展扫清障碍。
问题2:历史复盘显示“五年规划”对市场行情有显著影响,投资者应如何把握“十五五”规划相关的主题投资机会?需关注哪些关键时间节点与板块逻辑?
答案:把握“十五五”主题投资需遵循“节点布局+板块匹配”逻辑,具体如下:
-
关键时间节点与操作策略:
- 2025年10月(《建议》审议前1-2个月):布局政策预期强的板块,参考历史(十二五前周期股领涨、十三五前成长股领涨),“十五五”可关注新质生产力(AI/量子)、反内卷(光伏/锂电龙头),因《建议》通常明确大方向,市场提前博弈;
- 2025年10-11月(《建议》发布后):风格或切换至消费(服务消费)、“两重”领域(新基建),参考十二五后成长/消费占优,《建议》落地后资金转向确定性高的民生、基建板块;
- 2026年3月(《纲要》发布后):聚焦细分产业机会,如《纲要》明确的“人工智能+”“商业航天”等,可布局产业链上下游(如AI算力、航天材料)。
-
板块逻辑与标的选择:
- 新质生产力:选具备技术壁垒的企业(如AI算法、量子芯片),政策端“举国体制”支持,长期受益于科技自立自强;
- 反内卷:选行业龙头(如光伏组件、锂电材料龙头),政策整治无序竞争后,龙头市占率与毛利率双升;
- 大消费:选服务消费细分龙头(文旅、养老),政策扩内需重点倾斜,新消费(Z世代偏好)标的(智能家电、潮牌)具备弹性;
- “两重”领域:选重大工程产业链(如水电建设的建筑央国企、机械制造商),项目落地确定性高,业绩兑现周期明确。
问题3:“十五五”规划提出“反内卷”政策,覆盖传统与新兴行业,这一政策对行业竞争格局与企业盈利将产生哪些具体影响?投资者应如何筛选受益标的?
答案:“反内卷”政策将从“竞争格局优化”与“盈利修复”两方面影响行业,标的筛选需聚焦“龙头+技术优势”:
-
对行业与企业的具体影响:
- 竞争格局:遏制低价战与重复建设(如光伏组件、锂电电芯),推动落后产能退出(如中小钢铁企业),行业CR5有望提升5-10个百分点,资源向具备规模效应、技术优势的龙头集中;
- 企业盈利:价格战缓解带动行业毛利率回升(如锂电材料毛利率或修复3-5个百分点),企业可将更多资源投入研发(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),形成“盈利改善-研发投入-技术壁垒”正循环;
- 长期效应:推动行业从“粗放扩张”向“高质量发展”转型,如光伏行业从“产能比拼”转向“N型技术迭代”,锂电行业从“产能过剩”转向“储能/车规级产品升级”。
-
受益标的筛选标准:
- 行业地位:选择细分行业CR3内的龙头(如光伏硅料、锂电正极龙头),政策整治后更易抢占退出产能的市场份额;
- 技术壁垒:优先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(如拥有专利的光伏逆变器企业、掌握固态电池技术的锂电企业),避免单纯依赖低价竞争的企业;
- 财务健康度:选择现金流充足、负债率低的企业,可承受短期产能调整成本,在行业整合中抢占先机(如建筑机械龙头、消费电子核心部件企业)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