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四海读报】20250918:《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》解读

以反内卷为抓手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

报告原文阅读和下载

【迅雷云盘】2025.9月报告原文下载:【迅雷云盘】https://pan.xunlei.com/s/VOZ9wFimKIV-NJr2_0dAww72A1?pwd=i6mp#

【夸克网盘】2025.9月报告原文下载:【夸克网盘】 https://pan.quark.cn/s/51ad6dae1ed8

image

 

1. 一段话总结

该文档围绕《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》展开解读,核心以反内卷为抓手,通过重构生产函数、深化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与潜在经济增速。梳理了从1992年十四大提出“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”到2025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“五统一、一开放”要求的政策演进脉络,指出当前建设需强化市场基础制度、要素资源市场等五大统一,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,以解决政府干预、市场分割引发的产业内卷问题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
2. 思维导图

image

 


3. 详细总结

一、文档核心定位

项目 内容
解读主题 《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》
核心视角 以“反内卷”为切入点,剖析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逻辑、路径与目标
核心目标 通过市场整合与制度完善,提升全要素生产率,推动潜在经济增速跃升

二、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核心逻辑:反内卷与生产函数重构

  1. 内卷的根源: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效益,通过土地财政、招商引资等干预市场,导致产业重复建设、产能过剩,资本回报下降,形成“低效益、高内耗”的内卷格局。

  2. 破解路径:重构生产函数
    通过“Y=F(A,K,L,X)”模型实现经济增长动能转换:

    • A:技术革命性突破、生产要素创新配置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,提升全要素生产率;
    • K/L:优化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的组合质量;
    • X:纳入数据等新生产要素,拓展增长边界;
    • F:深化改革以完善生产关系,适配新生产力发展。

三、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演进脉络

时间节点 关键会议/文件 核心内容
1992年10月 十四大 首次提出“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”
1993年11月 十四届三中全会 明确目标为“形成统一、开放、竞争、有序的大市场”
2021年12月 深改委第二十三次会议 审议通过《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》
2022年3月 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》 中央层面首部统一大市场专项政策指导文件
2023年5月 国常会 研究落实建设部署总体工作方案,进程加速
2024年7月 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 从市场基础制度、要素市场制度等方面具体部署
2024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,印发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》
2025年3月 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提出“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”
2025年7月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提出“五统一、一开放”的明确要求

四、“纵深推进”的核心任务:“五统一、一开放、一破除”

  1. 五统一:构建标准化市场体系

    •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:强化规则一致性,消除区域制度差异;
    • 统一要素资源市场:推动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数据等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;
    • 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:破除商品流通壁垒,实现服务标准统一;
    • 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:完善物流、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;
    • 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:建立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。
  2. 一开放: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

    • 对内打破区域封锁,对外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,提升市场开放度。
  3. 一破除:清理市场分割障碍

    • 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,整治“画地为牢”“市场壁垒”等行为。

4. 关键问题

问题1:统一大市场建设以“反内卷”为抓手的核心逻辑是什么?内卷与地方政府行为存在怎样的关联?

答案:核心逻辑是通过破除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,消除“低水平重复建设、产能过剩、资本低效循环”的内卷根源,重构生产函数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。
内卷与地方政府行为的关联体现在:地方政府受“土地财政、招商引资”等短期目标驱动,通过政策干预(如补贴本地企业、设置准入壁垒)保护本地市场,导致企业缺乏跨区域竞争压力,倾向于“扩产能而非提效率”,最终形成“产业同质化、利润下降、创新乏力”的内卷格局;统一大市场通过“五统一”规范政府行为,倒逼企业从“内卷竞争”转向“效率竞争”。

问题2:从政策演进来看,2025年提出的“五统一、一开放”与早期“统一大市场”理念相比,有哪些升级与突破?

答案:升级与突破主要体现在从“框架性要求”到“系统性落地”的深化

  1. 覆盖维度更全面:早期聚焦“商品市场统一”,2025年扩展至“市场基础制度、要素市场、设施联通、监管执法、政府行为尺度”五大维度,新增“数据要素”“市场设施”等新领域;
  2. 目标更明确:首次将“统一政府行为尺度”纳入核心任务,直指地方保护的制度根源,同时强调“对内对外开放”的协同,对接国际规则;
  3. 可操作性更强:伴随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》出台,从“政策号召”转向“有指引、有举措”的落地阶段,解决早期“执行碎片化”问题。

问题3:重构生产函数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,这一过程中“新生产要素(如数据)”与“传统要素(如劳动力、资本)”分别发挥怎样的作用?

答案:两者形成“互补协同”的作用机制,共同推动潜在经济增速提升:

  1. 新生产要素(如数据):发挥“乘数效应”,为传统要素赋能。数据作为非竞争性要素,可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劳动力技能匹配效率、优化资本配置精度(如智能投研、供应链金融),同时催生数字经济新产业、新业态,拓展生产函数的边界;
  2. 传统要素(劳动力、资本等):发挥“基础支撑作用”,承接新要素的赋能效果。统一大市场通过破除要素流动壁垒,推动劳动力跨区域就业、资本跨领域投资,解决“要素错配”问题,使数据等新要素的价值能通过传统生产环节落地转化,最终实现“传统要素质量升级+新要素价值释放”的双重提升。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如本文“对您有用”,欢迎随意打赏作者!
点赞8打赏作者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    暂无评论内容